杭州未來科技城的“遙望夢想站”在直播中。 杭州未來科技城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杭州11月12日電(張煜歡 錢晨菲)又是一年“雙十一”。
10月31日晚開售第一個小時,天貓102個品牌成交額過億元,其中國貨品牌過半;11月10日晚至12日0時,京東九個細分品類最低增長85%,最高增長10倍……“雙十一”再次激起一輪消費熱情,成為中國消費市場不斷復蘇的體現。
細讀“雙十一”,或許其被賦予的含義早已超越電商大促本身。無論是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亦或實體經濟、物流體系的“迭代”升級,都折射出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向好,充滿活力的發展面貌。
伊芙麗集團一塊大屏顯示“雙十一”運營數據。 伊芙麗集團供圖
“雙十一”之火熱,折射出愈發完善的直播業態。
11月10日晚,在杭州未來科技城的一棟寫字樓內,微泰醫療器械(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播間出現一位特別的“主播”:董事長鄭攀。面對鏡頭,他向觀眾科普如何更好地控糖,并通過互動環節直觀介紹動態血糖儀、胰島素泵等產品的“硬實力”。一小時的直播共吸引了15.45萬余人次觀看,點贊量超13萬次。一款血糖儀開售僅4小時,就拿下國產動態血糖儀類目銷量的第一。
創始人以帶貨的方式觸“電”,在當下的中國經濟生態中已并不罕見。同時,越來越多企業依托直播資源拓展產業發展新路徑,聚焦直播電商新業態,打造電子商務新渠道。
以杭州未來科技城為例,隨著品牌方、服務商、主播等資源集聚度越來越高,以及產業鏈的日益完整,當地已形成了貨品種類齊全、直播形式多樣的直播生態。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淘寶新增了超過50萬名新主播。天貓“雙十一”臨近的前兩個月,有超過100家直播機構入駐淘寶。一方咫尺的屏幕,成為鏈接B端與C端的橋梁,正在繼續創造與發揮著它的價值。
臭寶螺螄粉智造工廠。 臭寶螺螄粉供圖
“雙十一”的火熱,折射出跨境電商的動力強勁。
隨著“雙十一”到來,福建多地跨境電商業務迎來出貨高峰。位于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的京東(廈門)跨境貿易運營中心里,來自全球各地的進口貨物堆積成山;物流打包生產線上的工人正在快速裝袋封箱,這些貨物將被發往各地。
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為福建穩外貿提供了強勁動力。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8個月,福建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突破730億元。
在浙江,“反向海淘”則成為跨境電商的新標簽。今年“雙十一”期間,浙江“反向海淘”訂單數明顯增長,尤其是銷往歐洲的電熱毯、暖手寶、取暖器等商品。
記者從浙江省郵政管理局獲悉,該局指導企業通過開通“歐洲取暖”物流專線等方式,提供覆蓋海陸空的多式聯運物流解決方案,提升旺季物流時效,讓“中國制造”的包裹盡快“漂洋過海”。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月10日電商首輪大促期間,浙江快遞業務量(攬件量)達7.89億件,投遞量達3.11億件。
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今年10月,在航空運輸方面,行業自有航空公司開通上海—大阪、南寧—孟買等國際貨運航線,東亞、南亞、北美國際航空貨運通道日益拓展;公路運輸方面,快遞企業推出中越、中泰等電商陸運干線,啟用中歐公路“東莞—列日”線路……中國正以開放之姿態,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
“雙十一”的火熱,還折射出實體經濟的突圍創新。
作為天貓女裝TOP3,位于杭州的伊芙麗集團在“雙十一”迎來了又一個豐收。
伊芙麗集團電商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集團今年“雙十一”全網總業績達8.11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抖音平臺銷售同比增長335%,“麥檬”作為該集團成長最快的品牌,今年首次在天貓平臺“雙十一”銷售破億元,同比增長50%。
高增長的背后,數字賦能令傳統服裝產業“煥然一新”。據上述負責人介紹,伊芙麗集團構建起一條全鏈路數字化系統,即在線上進行客戶分析,大數據勾畫出客戶喜好;在線下實體店,通過物聯網技術反饋轉化率;在工廠流水線,數據采集器跟蹤每道工序……實現了從“設計”向“智造”的跨越。
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美食螺螄粉,也趕上了電商與數字化的浪潮。今年“雙十一”,臭寶螺螄粉的一款大腐竹版本線上銷售達150多萬袋。為實現提質增效,企業自建了年產量1.8億包螺螄粉的智慧化工廠,并聯合高校打造聯合創新中心,為產品研發提供科技支持。
多年來,“雙十一”正在見證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共融共生。
在浙江信息化發展研究院院長陳疇鏞看來,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發展和跨界融合,當前中國正在從傳統消費模式走向數字消費模式,消費者更加注重品質化、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數字經濟的發展已從原來商業模式創新為主,到如今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疊加融合,其對經濟高質量的動能作用非常顯著。
“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零售日益旺盛,我們要不斷創造數字消費新熱點,以滿足人民群眾對數字產品和數字服務日益增長的新需求。”陳疇鏞說。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