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型制造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產業形態,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近日,浙江省經信廳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服務型制造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相關資料圖)
《實施意見》明確,要進一步優化服務型制造發展生態,深化服務型制造模式創新,大力推進制造業提質增效和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
到2025年,
浙江累計創建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600個;
創建服務型制造特色明顯的省級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20個;
力爭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達到80個左右;
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達到5個;
服務型制造發展水平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推動重點行業發展服務型制造
主要圍繞“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重點行業,以及“衣、食、住、行、康”等重點民生領域的生產環節,通過發展服務型制造,不斷推動制造企業延伸拓展服務環節,提升制造業附加值和競爭力。
汽車及零部件
鼓勵汽車企業創新服務模式,以綠色出行為導向,由傳統出行工具向智能移動空間升級。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聯合換電企業、車聯網平臺,構建綠色出行服務生態,提供集約化平臺約車、汽車租賃、換電等服務。支持汽車企業搭建后市場服務平臺,提供平臺集采、物流追蹤、防偽溯源等服務。
裝備制造
鼓勵裝備制造企業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信息技術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加快由制造向系統集成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升級。支持通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等裝備制造企業開展線上遠程運維服務,實現設備能耗監測、智能巡檢、遠程運維、故障預警、產品質量追溯等智慧服務。
綠色石化
鼓勵石化企業在工程設計、裝備設計、項目總包、裝置檢維修、系統驗證、批量應用、標準制定等環節加快新技術新模式協同創新應用,由化工產品供應商向產品和專業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支持石化產業基地、龍頭煉化企業打造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導向,涵蓋采購、生產、營銷、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環節的綠色供應鏈服務。
輕工紡織
鼓勵企業通過滿足和創造客戶需求,由傳統生產銷售模式向個性化定制模式、C2M模式等“設計+營銷”一體化模式轉型。支持體育健身休閑產業發展智能化產品,提供室內外多種項目和場景延伸服務。支持企業通過品牌文化營銷和跨界傳播,完善品牌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的定制化、高端化、精品化、多樣化發展。
現代家居
鼓勵家居企業不斷創新應用場景和消費模式,發展創意產品、環保產品、智能產品、定制產品等現代家居用品,構建由不同層級的生態圈構成的產品生態體系。支持傳統家電企業創新產品服務體系,發展智能家電、智能廚衛等智能設備,逐步向家居生活、智慧辦公等場景和品類應用延伸,提供智能整體解決方案。
新一代網絡通信
鼓勵網絡通信設備制造企業依托數字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為城市管理、社會治理、生產制造、民生服務等領域,提供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支持企業自主研發智能云平臺、云管平臺、大數據平臺等,構建開放式創新平臺。支持企業發展信息網絡一體化綜合管理運維能力,提供智能安防、智能建筑、智能園區、智慧城市、智慧水利、智慧應急等數字化轉型綜合解決方案。
醫藥健康
鼓勵醫藥健康產業推進設計、研發、制造和后續服務協同發展,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等新服務。支持醫療裝備企業創新發展影像裝備、康復設備、老齡輔助設備、可穿戴設備等新型醫療器械,開展智能診斷、遠程診療、移動醫療、精準照護等醫療健康服務。鼓勵開展醫養結合融合創新,針對未來社區養老、康復等重大社會需求,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產品和服務,打造醫藥制造與康養服務緊密融合的新載體。
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
鼓勵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數智化、標準化、高端化轉型,在保障食品安全基礎上提升產品價值和品質。支持企業依托“浙食鏈”平臺,縱向整合供應鏈信息,構建從農田(車間)到餐桌的端到端集成綠色供應鏈管理服務體系,提供食品及農副產品的安全追溯管理。支持企業探索發展中央廚房和預制菜模式,提供貫穿凈菜加工、冷鏈配送、倉儲售賣等環節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實施意見》還提到創新服務型制造實踐路徑。
引導支持制造企業、服務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專業服務供應商發揮各自優勢,從不同角度合力探索創新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實現制造與服務的全方位深度融合發展。培育創建一批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和服務型制造示范,營造良好發展生態,樹立并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實施意見》提出,面向浙江服務型制造發展需求和應用,支持高等院校開設相關專業,開發相應課程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支持高等院校創建國家級、省級現代產業學院,與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共建人才培育基地等,探索建立服務型制造“機構庫+專家庫”。
加快“互聯網+”、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和下一代互聯網規模部署,推進新技術、算力和融合型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體系發展。
見習編輯:任珈妮
責任編輯:李洲媚
信息來源:浙江發布
關鍵詞: 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