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蛋”運營平臺全景大屏幕。 朱奇森 供圖
(資料圖片)
中新網湖州12月13日電(施紫楠 朱奇森)走進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畫溪街道,“鉛蛋”運營平臺全景大屏幕實時跳動。工作人員只需輕點鼠標,浙江各地危廢鉛蓄電池數量一目了然。
作為浙江首個廢鉛蓄電池回收綜合服務平臺,“鉛蛋”平臺2021年8月正式上線,2022年3月起正式面向浙江進行推廣,目前入駐產廢商戶已超6000家,回收單位接近100%。
“比如點開金華市永康市,我們就可以看到目前該市的產廢數據來源。回收單量是1031單,交易金額為670多萬元。”“鉛蛋”平臺負責人李茁邊操作邊介紹。
李茁說,在“鉛蛋”平臺入駐的主要有產廢商戶、運力單位及收集單位,平臺詳細記錄了商戶的聯系方式、地址及收到的廢舊電池數量,再通過運力單位承接訂單,將電池運送到回收企業。
俯瞰回收危廢鉛蓄電池。 朱奇森 供圖
通過對3大組成部分的數據監管,該平臺已形成一體化的物流閉環,做到每一組電池都能“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根據3大主要用戶所處環境,“鉛蛋”平臺運營方分別采取線上視頻、線下研討會、組織集中培訓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提高用戶使用熟練度、擴大平臺覆蓋范圍。
截至目前,該平臺已承接22.7萬輛廢舊空車的閉環數據,產生62萬組危廢鉛蓄電池閉環數據,總交易額達到1.2億元。
從收集到轉運,再到暫存與處置,“鉛蛋”平臺的運用,填補了以往行業監管鏈條前端信息空白,破解產廢單位分布廣、規模小、主管單位信息不對稱、監管難度大等難點與痛點問題。
通過信息上線,該平臺還可達成對所有鉛蓄電池的可視化管理,實現服務與監管共贏。
“系統集成了生態環境、市場監管、稅務等各方面的數據,更有利于各個部門協同工作,對危廢鉛蓄電池進行監管。”湖州市生態環境局長興分局綜合科科長楊濤說。
楊濤表示,“鉛蛋”平臺打通了整個信息通道,實現危廢鉛蓄電池來源可追蹤、去向可追溯,對無廢城市建設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編輯:邵婉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