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區縣醫院開展手術。 余杭區衛健局供圖
中新網杭州12月13日電(張煜歡)近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高水平縣級醫院建設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層就診率達到65%以上,縣域就診率達到90%以上;該省山區26縣和6個海島縣縣級醫院全部達到國家推薦標準能力水平,每個縣至少有1家醫院主要醫療技術和服務能力達到三級醫院水平。
【資料圖】
如何讓浙江各地的老百姓都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近年來,浙江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全面增強。
以浙江的山區縣開化為例,如今開化的15個鄉鎮分院全部開設了全專科的聯合門診,組建了百余支“總院專科醫生+分院簽約醫生+駐村醫生”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進村入戶,確保小病不出縣。在遠程會診加持下,貫通了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區域互認的服務鏈條,讓老百姓愿意在家門口看病就醫。
在“千島之城”舟山,116萬人口分布在100多個島嶼上,面臨著海島分散和醫療資源共享性差的現實難題。舟山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略介紹,該院通過提升基層的救治水平、推動急救關口前移等途徑,打通海島就醫快速路。
此次發布的《實施意見》,則從硬件設施、醫療技術、醫院管理等方面著手,提出多項舉措,進一步推進高水平縣級醫院建設。
該省提出,堅持“一院一策”,加快縣級醫院基礎設施標準化與綠色低碳建設,目標到2025年,縣域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達到3.7張/千人。同時,浙江支持服務能力較強的縣級三級醫院提升臨床診療服務能力,打造區域醫療中心,推動省級縣域龍頭學科和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推進心血管、癌癥、兒童醫學、老年醫學等專病診治中心建設。
浙江目標到2025年,縣級醫院出院患者手術占比、微創手術占比、三四級手術占比分別達到35%、15%、15%以上。
在急救方面,浙江將提升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建設水平,目標到2025年,每個縣建成標準化危重孕產婦、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各1家。
在傳染病救治方面,該省將推進傳染病診治能力建設,選擇區域內實力最強的1家縣級醫院作為縣級定點醫院,建設相對獨立的感染病區或感染樓,有條件的可單獨設立院區。
此外,浙江還將推進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云診室”建設和人工輔助診斷技術應用,并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加強患者信息互聯共享,通過數字應用為患者提供候診提醒、智慧預約、智慧結算等服務。
編輯: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