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大象從小就被拴在很粗的木樁上,開始時它掙扎著想逃脫,但力氣不夠,時間久了,大象腦子里形成牢固的觀念:木樁是堅固無法動搖的。長大后,即使把它拴在很細的木樁上,大象也不掙扎了,它認為自己無法掙脫。
(資料圖片)
每個人都像被繩索拴住的大象一樣,其實,我們自身都蘊藏著無限的潛能,只是還沒有被喚醒和發掘出來。我們通常根據以往的經驗和別人的判斷來左右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比如,有些人對否定或批評的反應過了頭,以至于做出了矯枉過正的行為;有些人見到生人會害羞,懼怕陌生的環境,經常覺得不適應、擔憂、焦慮和神經過敏,有類似面部抽搐、不自然地眨眼、顫抖、失眠等“緊張癥狀”;還有些人不喜歡競爭,畏縮不前、甘居下游……這些都說明這個人過分壓抑,對事情過于謹慎,限制了個性的發揮和表現。卡羅·道恩斯原來在一家銀行工作,捧的是“金飯碗”,但是,他卻放棄了。他認為待在銀行并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他來到了杜蘭特公司——也就是后來名揚天下的通用汽車公司。
由于對汽車配件型號、規格和汽車生產流程一竅不通,因此沒有一個班組愿意接受他,他只能做后勤。親人們也勸他回到金融行業,但他卻執意留在這里求發展。然而由于不熟悉業務,他的內心難免有些害怕。他意識到自己的恐懼來自對汽車行業的陌生,并非不適合這項工作。于是他決定打破心中的恐懼,盡快掌握汽車知識。他到書店買了許多專業方面的書籍,加班加點地在配件車間、倉庫和制造車間熟悉汽車知識。
6個月后,道恩斯覺得自己對汽車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便給杜蘭特寫了一封信:“我能否在更重要的職位從事更重要的工作?”杜蘭特回復說:“現在任命你負責監督機器的安裝,但不保證升遷或加薪。”
監督機器的安裝,這對只看過卻從未摸過機器的道恩斯來說無疑又是一個難題。那些在車間工作幾十年的安裝工人會接受他的監督嗎?當時,他的手里只有杜蘭特給的一張施工圖紙。杜蘭特說:“你要按圖施工,看你做得如何。”而道恩斯實際上從沒有受過這方面的任何訓練,他連圖紙也看不懂。面對那么多完全陌生的領域,卻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對道恩斯來說確實是個考驗,弄不好,目前的飯碗就砸了。他開始徹夜難眠,內心的恐懼感油然而生。然而,任務迫在眉睫,經過一番思索后,他終于下定決心: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就此退縮,可能就再也得不到機遇的垂青了。
他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認真地鉆研圖紙,并找到相關的人員,一起做縝密的分析和研究,很快他就搞清了工作的脈絡,工作進行得很順利,而且還提前一個星期完成了公司交給他的任務。
當道恩斯走到杜蘭特辦公室的門口,準備向他匯報工作時,卻吃驚地發現緊鄰杜蘭特辦公室的那間辦公室的門牌上竟赫然寫著:卡羅·道恩斯總經理。
杜蘭特對道恩斯說,他現在就是公司總經理了,而且年薪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了個“0”。杜蘭特說:“給你那些圖紙時,我知道你是看不懂的,但是我要看你如何處理。結果我發現,你敢于突破自我,勇敢地去嘗試。對于新興的汽車行業,很多的事對我們來說前所未有,敢于嘗試對我們來說比什么都重要,因為機會總是眷顧那些能拿出勇氣主動出擊的人。”
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具備這種能力,這也是自信的一種表現。自信的人敢于打破自己的“瓶頸”,發掘出自己的潛能,只有突破自我,才能擁有一片成長的空間,才能夠開創更輝煌的人生。
若不給自己設限,人生中就沒有限制我們發揮的藩籬。我們要選擇走出去,而不是把自己限定在某一個范圍內,壓抑自己的個性,約束真正的自我。那些總有理由拒絕表現自我、害怕正視自己,把真正的自我緊鎖在內心深處的人,不但大量地消耗著心理能量,而且身體終日處于疲憊不堪的狀態,思維幾乎陷于停頓的境地。
假如一個人是由于潛能受到壓抑而遭到不幸或失敗,就必須有意識地練習釋放自我。那么,究竟該怎樣釋放呢?
1.有了想法就大膽采取行動
不要事先考慮想要說些什么,張開嘴巴說出來就行。不要總是考慮太多的“明天會怎么樣”,我們在乎的是“現在不這么做會如何”;停止責備自己,要想到這是一種自我突破。
2.不斷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暗示會產生強烈的心理反應,并最終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中。積極的心理暗示,會催生積極的行為和積極的結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