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誕,1989年出生在內蒙古錫林郭勒。2014年,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李誕成為股東之一。當時他才25歲。2018年,李誕入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的精英”。
現在,李誕實控26家公司,預估身價超過12億。即便如此,每當李誕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總是一副無欲無求的樣子。他對很多事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即便在《奇葩說》的舞臺上,他也不愛與人爭辯,甚至臨陣倒戈。
但是,一直崇尚佛系的李誕同樣也有自己的喜好。他不喜歡諧音梗,并且多次在節目里強調,公司藝人如果用諧音梗演出是要扣錢的。
(資料圖片)
不過,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做?王建國的飛天御劍流,遇強則強;當機立斷;過了這村就沒這電;聽上去還是很有趣。
最近在翻看李誕的《笑場》,我才發現,他的段子很少用到諧音梗。而且很多段子,會讓你笑完之后,不自覺地想記住它。
“師父,好大風雨”,“少做感慨”
“師父,你說說這世道”,“不說。”
“沒有朋友多孤獨啊”,“有了也一樣”
我想李誕對于段子的理解,不僅僅是搞笑,他更想表達一點看法。
他在《十三邀》里,對許知遠說:“我也講真話,只不過加了一層包裝,讓觀眾更容易接受。”
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諧音梗對于脫口秀演員來說是捷徑,但是帶來的危害是,它很容易拉低演員的檔次。
思文和王建國在《脫口秀大會2》對決的時候,思文對建國說;“建國,我劈腿了。”正當大家都很吃驚,準備吃瓜的時候,思文來了一個劈叉,現場立馬尷尬了。
因為諧音梗是最簡單的逗笑技巧,普通人也會,就不存在專業性了。像前幾年有一款止瀉藥叫“瀉停封“,這種單純蹭明星熱度的手段,不但不會讓人覺得搞笑,反而讓人反感。
李誕作為脫口秀行業的領路人,他肯定不希望將脫口秀變成網絡上的段子集,既無營養又無特色。這樣子只會讓脫口秀的路子越走越窄。
在《笑場》的奇遇板塊里,講到了一個患了癌癥的父親,他拼命地折磨兒子,讓兒子不斷地削蘋果,找中藥。自己也今天信佛,明天信基督。
兒子為了能讓他好受,請了節目組給他播放外星人要攻打地球,這樣整個地球的生物都要滅亡。
知道大家都活不了,父親反而消停了,還來體貼兒子,你這么年輕,趁著沒幾天活頭應該多出去玩玩。
人性歷來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僅僅自己得了癌,心中會有諸多的負面情緒。可如果得知世界末日到了,大家都活不了,心態反而平和了。
所以,李誕就是用這些奇思妙想的小故事,來訴說著他的衷腸。單純的搞笑,是很難走得遠,就像卡姆。
卡姆的舞臺表現力很炸裂,有的觀眾很喜歡,而有的觀眾會很反感。因為單純看一遍挺有趣,但是你能記住的就是卡姆很搞笑。他講了什么,你根本記不住。
這樣對于觀眾來說,記憶點只有卡姆這個人,一旦忘記,就全忘了。
“早上,別碰我,我要去干翻這個世界。
晚上的時候,往那一靠,被這個世界干得服服帖帖。”
這是呼蘭的段子。我很喜歡呼蘭的脫口秀,笑點密集,還很有深度。
我想這才是李誕真正想要的脫口秀,而在《笑場》這本書里,有大量這種有趣味的段子。
“澈丹和空舟”系列是李誕在大學就開始寫的,在網上有超過1億次的點擊率。如今都被他放在《笑場》的“扯經“里面。
高手從來不拔刀,真僧只說家常話。《笑場》一經推出,銷量突破100萬,184萬微博粉絲口碑相傳。
大家都想看看,這個又懶又喪的年輕人是如何用他獨特的眼光,來詮釋著這光怪陸離的世界。原價36現價27,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鏈接就可購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