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還在普及推進,對6G的探索正在發力。今年1月在北京舉辦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指出,2023年,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
一個月后,杭州傳來好消息:2月12日,記者從錢塘區召開的第二屆智能超表面技術論壇上知悉,一種6G相關技術已在杭州亞運場館里測試。
一般認為,6G有著50倍于5G的峰值傳輸速率和空天地海的廣泛連接,為達成這一目標,需鋪設大量基站,運行時耗能巨大,且難以避免信號盲區。
【資料圖】
如何讓6G信號增強,并覆蓋信號盲區?
這背后就會用到智能超表面技術,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塊表面特殊的鏡子,智能反射光線至黑暗處,提升覆蓋面。
也就是,智能超表面,可智能控制眾多反射單元,將空間中彌散的電磁波有效聚集到信號弱的地方,實現更高效和更均勻的信號覆蓋。當你移動時,反射的電磁波還能實時跟蹤,維持較好的信號接收質量。
“這項我國全自研的基礎性創新技術還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的特性,能在降低功耗的同時,增加信號傳播效率。”錢塘信息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程強介紹說。
智能超表面的應用場景很廣闊,高層住宅、地下停車場、高鐵途中、人群密集處……這些一貫信號較弱的區域,都將實現無線信號的穩定連接、快速傳輸。
這項技術有多節能?程強向記者舉了個例子,假如現在覆蓋某個地區需要建設100個基站,使用智能超表面技術后,要達到如今信號的同等強度,我們需要的基站數量大約可減少至原來的2/3甚至1/2,大幅降低用電、建設和運營成本。
截至目前,智能超表面技術現正處于研發期,預計到杭州亞運期間,可與市民見面,“小露身手”。
“我們在‘大小蓮花’、手球館等場館做過測試,將智能超表面技術與基站結合后,原先信號較差區域的信號強度可增強至原來的10倍左右,實現更好的通信效果。”程強說。
會上,還發布《智能超表面白皮書》,舉辦“智能超表面技術聯盟(杭州)產業研究院”成立儀式和“信息超材料基礎科學中心杭州基地掛牌儀式”。
中國科學院院士冷勁松、中國科學院院士崔鐵軍、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新加坡工程學院院士張瑞等國內外30多位資深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論壇。
智能超表面數個重磅研究機構,緣何落戶杭州市錢塘區?程強介紹說,錢塘正在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給予技術研發提供大力支持,比如,團隊可在錢塘區的在亞運場館中進行技術的演示孵化。
“錢塘也將抓住機遇,推動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和產業發展,促進數字經濟相關產業鏈集聚壯大。”錢塘區委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