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此前,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韓國電影《素媛》,曾在許多觀眾的腦海中留下深深的陰影,素媛的無助絕望讓人惻隱,也讓世界各國紛紛開始關注針對未成年人的性犯罪。近日,“素媛案”罪犯原型趙斗淳刑滿釋放在即,韓國MBC電視臺向公眾公開了趙斗淳的長相。電視臺節目組認為,國民安全大于罪犯肖像權,因此決定公開其肖像。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許多國內網友都認為,中國也應該像韓國一樣登記性犯罪者的信息并向全社會公開。“公布所有性侵犯照片”的主張,同樣不缺擁躉。
事實上,國內不少地方已經開始探索類似制度的實施。例如2016年,浙江慈溪公檢法就曾聯合出臺《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員信息公開實施辦法》,規定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人員,其個人信息將會公布在網絡上,以便公眾查詢。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公檢法在2017年也曾聯合發布《關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員從業禁止及信息公開》,規定除作案時不滿18周歲或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等情形以外,所有性侵害未成年人的嚴重刑事犯罪人員,自刑事判決生效之日起一個月內,都將被公開個人信息。
性侵未成年人這種逾越社會道德底線的惡行,是整個社會同仇敵愾的對象。許多聲音認為,通過性侵者信息登記與公開機制,一方面能夠讓社會對性侵者提高警惕,另一方面又能威懾性侵者,提高他們的犯罪成本,防止再犯。從這個角度上看,這種做法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不過,如果僅因正義感的驅動,就忽視了這種做法的法治隱患,則無疑走入了另一個極端,事實上,從其他國家的實踐經驗來看,這也是一套充滿爭議性的機制。
以美國為例,在通過《性侵害者登記與公告法案》(Sex Offender Registration and Notification Act,SORNA)后,美國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對性侵者的記錄、追蹤與信息公開的制度。除了膚色、體重與身高等基本信息之外,刑滿釋放的性侵者還需要定期向警方提供自己的住址、社保編號、工作信息、近照與駕照等更詳細的信息。居民可以通過政府網站查閱到這些信息,有的州還要求性侵者自己主動向居住社區的居民公布信息。
按照最初的想法,如此嚴格的制度安排,應該能有效地威懾性侵者,降低性侵害的概率。但目前的研究表明,盡管該機制得到了公眾的廣泛擁護,但它能夠起到的作用卻并不及預期,研究人員很難找到性侵案件的下降與性侵害者登記與公告制度之間的相關性。美國司法部在2017年提出的一份報告指出,該機制的效果非常含混。同時,該報告指出,許多網民津津樂道的限制性侵者住址的方法,也缺乏有效性的證據。
很多情況下,由于自身信息被廣泛公布,性侵者會面臨社區的排擠與工作單位的歧視,讓他們普遍遭受經濟困難與精神上的困擾,無法回歸到正常生活,反而會使這些剛釋放的性侵者再次犯案。事實上,我國的監獄法明確規定,刑滿釋放人員依法享有與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這一條文不僅是為了維護刑滿釋放人員的基本人權,也是為了預防和減少犯罪,因為如果刑滿釋放犯遭到過度的排擠,走回犯罪之路,便會成為他們唯一的選擇。
我們當然痛恨性侵者,痛恨他們對他人美好生活的摧殘,也痛恨他們對社會良知的踐踏,但社會的治理不能只憑義憤填膺的感情。性侵害者登記與公告制度需要耗費大量社會資源,而這種做法的效果卻模糊不明。管理性犯罪者,不妨從更謹慎的措施開始實驗。英國與澳大利亞同樣要求性侵者登記信息并定期更新,但并不直接向公眾開放,民眾可以通過要求信息公開的方式查詢。除了強制管理,美國司法部以及諸多研究也指出,對性侵者的醫療追蹤與社區支持,可能會有更大幫助,而這也是阻止他們再次犯罪的有力措施。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關鍵詞: 刑滿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