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誕生之日起,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海洋的探索。但是至今為止,人們對海洋的了解也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將陸地完全浸沒在海里,那么最高點離海平面也有1600多米的距離。地球上99%的生存空間都在海洋中,陸地只占一席之地。據估計,地球上所有海水加起來能夠填滿一個邊長為1102公里的正方體空間,人類與之相比,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海洋究竟有多大?海底世界究竟有多神秘?人類對海洋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什么水平?這些問題的答案隨著潛艇下潛記錄的不斷刷新而逐步得到解答。
(資料圖片)
走進深海世界,從10米~10911米的跨越
水下10米,對潮間帶生物來說已經到達邊疆地帶。水下100米,世界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在這里捕獵。水下210米,這是1960年首次完成環球航行的潛艇——美國海軍“海神號”的下潛深度。水下253米,這是人類自由潛水所能達到的最大深度,這里的水壓是海面的27倍。水下730米,這是現代核潛艇的最大安全深度。水下830米,這是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的高度。水下1000米,陽光無法抵達,水中一片漆黑,動物的視力嚴重退化,由這里開始進入半深海層。水下2300米,無眼蝦在高溫的海底火山周圍自由繁衍、攝食,此時水溫已接近冰點(0.5℃),而火山周圍的溫度卻高達427℃。水下2992米,這是地球上哺乳動物最大的潛水深度,這一記錄由柯氏吻鯨創造。水下3800米,泰坦尼克號在這里長眠,此處的水壓是海面的379倍,盲鰻、尖牙魚在這里生活,與它們作伴的還有呆萌可愛的小飛象章魚(這也是生存海域最深的章魚種類)。
水下6100米,從這里才開始真正進入深海層,馬里亞納海溝從這里開始向下縱深。水下8848米,這是世界陸地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水下10898米,2012年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在這里完成了“深海探險者任務”。水下10,911米,這是目前人類所能下潛到的最大深度,記錄保持者是海洋攝影師雅克?皮卡爾和唐?沃爾什中尉,這項世界紀錄在1960年被創造,此處也因此被稱為“挑戰者深淵”。
到目前為止,人類只探索了海洋領域的5%~10%,還有數以千計的海溝生物有待發掘。即便人類下潛到了1萬米以下的深海,也只是邁出了探索海洋的第一步。
大王烏賊:行蹤詭秘,極度危險,身長可達18米
在深海中,或許沒有其他生物像大王烏賊一樣出名。它曾出現在虛構的電影和小說中,以至于大多數人認為它不存在。難以捉摸的大王烏賊,其學名為Architeuthis,之前人們一直以為大王烏賊是世界上最大的軟體動物,然而這一記錄已經被刷新了。近年來,科學家在南極外海發現了體型更大的大王酸漿魷。
大王烏賊已知最大長度可達18.23米,是所在海域的頂級捕食者之一。許多人認為,古代神話中可怕的海妖至少有一部分就是以大王烏賊為原型編造的(比如北海巨妖)。
1861年,法國戰艦Alecton所捕獲的大王烏賊,該事件激發了著名科幻小說家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
上圖中的事件具體發生在1861年11月30日。這天,法國戰艦“阿萊克頓”號在大西洋海域的加那利群島發現了一條身長約為6米的烏賊狀生物,船長希耶爾和船員們用魚叉把它叉中,又用繩套住它的尾部。但怪物瘋狂地亂舞角手,把魚叉弄斷逃去。繩索上只留下一塊重約18公斤的肉體。該事件甚至驚動了法國海軍,之后科學界重新展開了對巨型頭足類生物的研究。
從1870年到1880年,又有許多烏賊殘骸被發現在紐芬蘭的海岸上。 1873年,紐西蘭發生多起疑似是大王烏賊的攻擊事件,受害者多為被觸手勒死,而且脖子上有遺留下吸盤狀的傷痕。1878年11月2日,在紐芬蘭頂針灣所發現的大王烏賊標本最為完整,其胴體長6.1米,觸手長10.7米,估計重達1000公斤。
1873年,在美國牧師 Moes Harvey 家的浴缸里所展現的大王烏賊尸體。十九世紀,照相機的發明導致大王烏賊的尸體開始被記錄下來,但在2004年之前,所有有關大王烏賊的照片都只是死去的尸體。
2004年9月,日本的研究人員在野外抓拍到了大王烏賊的活體照片。2006年11月,美國探險家斯科特?卡塞爾和他帶領的科考團隊獲得了第一條活體大王烏賊的錄像。通過圖像和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王烏賊觸腕和觸手的內表面有上百個吸盤,吸盤的直徑范圍約為2.5-5cm,每個吸盤周圍都有鋒利的鋸齒狀結構,這是大王烏賊最致命的武器。
2007年12月,日本科學家用一條小魷魚為魚餌,成功捕獲到一條活著的大王烏賊,但因為離開深海海域,這條大王烏賊被撈上來后不久就死了。經鑒定,這條大王烏賊為未成年雌性,體長7米,胴體長為2.5米。這也是人類第一次捕獲到活體的大王烏賊,深紅色的胴體給當時的很多目擊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王烏賊的分布
大王烏賊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個大洋中,它們的棲息深度一般在水下300-600米之間,也文獻報道曾在2175米的水深處發現過大王烏賊,其生活水域與抹香鯨存在著密切的交集(如下圖所示)。即便大王烏賊性情兇猛,極度危險,但它也并不能為所欲為。在自然海域中,它最大的天敵就是抹香鯨——抹香鯨每一次下潛到深海,就是為了尋找大王烏賊。在死去抹香鯨的胃中,也經常可以發現巨型魷魚的尸體碎塊。
大王烏賊和抹香鯨的最深活動深度對比,坐標單位為英尺。
抹香鯨:世界最大的齒鯨,最長20.5米,體重57噸
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是世界上最大的齒鯨,齒鯨家族中還包括其他成員,但是個體普遍都不大,比如常見的海豚和虎鯨。與所有鯨類一樣,抹香鯨也是哺乳動物,需要經常游到海面換氣。它們是世界上潛水最深的哺乳動物之一(可下潛到2700米左右的深海水域),能夠在水下停留長達2個小時。
抹香鯨和大王烏賊
抹香鯨的體型明顯比大王烏賊更大,它可以長到20.5米,體重更是可以達到驚人的57噸,完全碾壓大王烏賊。抹香鯨也是世界上雌雄二態性最明顯的鯨類之一,也就是雄性和雌性個體的大小差異很大,雄性通常比雌性大30%-50%。
像其他齒鯨一樣,抹香鯨使用回聲定位來尋找食物。它們在頭骨上的空腔中產生一系列高頻聲波,使得抹香鯨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也可以正常捕獵,這也是抹香鯨能夠制服大王烏賊的重要資本。
目前的主流觀點是,抹香鯨與大王烏賊之間并不是生物競爭關系,而是捕食者與獵物的關系。迄今為止,人們很難找到大王烏賊能夠戰勝抹香鯨的直接證據。但通過抹香鯨皮膚上的疤痕可以推斷,抹香鯨在與大王烏賊搏斗的過程中贏得并不輕松。
這是抹香鯨的皮膚,上面是大王烏賊的吸盤留下的疤痕,中間的表皮組織已經被吸空
抹香鯨在追趕大王烏賊
關于抹香鯨與大王烏賊的戰斗,央視一套的《人與自然》欄目上曾播出過相關的特輯,當然視頻也只是根據現有的證據和資料模擬出來的3D影像。
節目中提到,抹香鯨下潛到深海捕食大王烏賊需要承擔很多風險。首先,它要承受巨大的水壓;其次,抹香鯨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浮出水面換氣,這也就意味著它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結束戰斗,否則就可能面臨窒息的危險;最后,大王烏賊觸手腕上的吸盤也可能對抹香鯨造成肉體上的巨大傷害。
抹香鯨與大王烏賊的搏斗
究竟是誰殺死了抹香鯨?
大王烏賊對抹香鯨的種群生存構不成威脅,但人類會。
大王烏賊的硬喙在抹香鯨的腸道中會形成龍涎香——這是一種用來制造香水的珍貴原料,非常稀少,經濟價值極高。龍涎香的發現給抹香鯨招來了殺身之禍,以日本為首的遠洋捕鯨業大肆捕殺抹香鯨,以刺激國內的高端香水制造業。
抹香鯨是遠洋捕鯨業的重要目標,但由于捕獵過多,抹香鯨的數量正在急劇減少。在捕鯨者的眼里,鯨油的價值堪比黃金,這些鯨油被用于制造蠟燭、肥皂、化妝品、燈油以及其他產品。此外,鯨肉的販賣也是船員們的經濟來源之一,利益的驅動才是決定抹香鯨生死存亡的真正原因。
在過去三個世紀的捕鯨活動中,全球抹香鯨的數量從110萬已經減少到了36萬。如今,抹香鯨已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得到保護。只有日本和印度尼西亞仍在獵殺他們(2019年7月1日起,日本恢復了商業捕鯨)。抹香鯨目前被列為易危物種,它最大的威脅來自于漁網、污染和海洋垃圾。關于抹香鯨的資源保護,還需要國際社會做出更大的努力!
關于抹香鯨與大王烏賊等深海巨物,您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