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什么時候發生的
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歷史上第一次普遍的生產過剩危機,特指1857年在美國爆發的經濟危機。經濟危機是指一個或多個國家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內持續收縮(經濟增長率為負),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生產過剩危機,是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自1825年英國爆發第一次全面經濟危機以來,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結果,資本主義經濟從未逃脫過經濟危機的影響。由于資本主義的特點,它的爆發也有一定的規律。
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的全過程:
1、由于英國對美國鐵路建設進行了大量投資,美國鐵路投機的破產也對英國造成了巨大沖擊。1847年經濟危機結束后,1850年以來周期性高漲的最重要特征是世界貿易的迅速擴張。在20世紀50年代,世界貿易的平均年增長率是前20年的兩倍。運輸業的革命,機器工業的發展,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金礦的發現,新興國家和部門參與國際商品流通,都促進了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張。
2、原因
從1848年到1858年,美國修建了大約33000公里的鐵路,超過了其他國家修建的鐵路總數。然而,在20世紀40年代英國的建筑熱潮中,僅鋪設了8000公里的鐵路。美國鐵路工業的蓬勃發展應帶動其冶金工業的大發展,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而且,在此期間,美國生鐵產量長期停滯不前,棉紡織業增速不快。與此同時,從英國進口的鐵軌、生鐵、機車、棉布和其他制成品迅速增加。英國產品充斥美國市場,阻礙了當時美國冶金、棉紡織等重要工業部門的發展。
3、發展
美國大量的銀行金融公司和工業企業隨著危機的爆發,紛紛倒閉。僅在1857年,就有近5000家企業破產。英國糧食生產過剩、糧價和糧食出口下降、工業品競爭激烈,導致美國經濟危機加劇。反過來,由英國提供資金的美國銀行、鐵路和商業公司相繼破產,英國的經濟發展也受到了美國危機的沖擊,也導致英國投資者所持有價值的證券大幅貶值。
1857年秋,美國爆發了貨幣危機,整個的銀行系體系崩潰,美國的貨幣危機在10月中旬達到頂峰。當時紐約63家銀行中有62家停付,貼現率居然超過60%,股市跌了20-50%,很多鐵路公司的股票跌了80%以上。美國經濟危機迅速蔓延至英國和歐洲大陸,引發了又一波破產浪潮。
4、影響
1857年,經濟危機廣泛蔓延,隨后美國爆發內戰。此后,奴隸制的廢除、宅地法的實施和重工業的發展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