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中國人都不知道的國產購物APP,在海外火得一塌糊涂。不是淘寶,不是京東,不是拼多多,它就是充滿神秘和傳奇色彩的——Shein(中文名譯為希音)。
當美國對中國這兒也制裁,那兒也反對的時候,卻沒猜到:家,已經被Shein“偷”了。Shein深入美國腹地,全球下載量一度趕超亞馬遜,成為全球第一。
據第三方數據機構data.ai的最新統計結果表明,截至2023年1月底,全球購物App中iOS用戶規模排行榜上,Shein位居第2位高位,廣受用戶歡迎。
而同一時間,阿里速賣通排名第7位,拼多多Temu排名僅第17位。
除此而外,僅2022年上半年,Shein銷售額即突破1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07億元)。去年最鼎盛時,Shein更是被估值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700億元)。
Shein市值頂小米3倍,雖然現在有所縮水,跌到了640億美元,但也穩在了千億大關
所以,Shein為什么這么火?還這么賺錢?
首先,Shein商品足夠便宜,便宜到跌破底線。
作為一家專做低價快消服裝的跨境電商,Shein將便宜二字“刻煙吸肺”。在Shein上,4-5美元(折合人民幣20-30元)的漂亮衣服、裙子,比比皆是。
說實話,5美元買得了什么?在美國,3根黃瓜差不多就能賣你5美元了。所以,美國女人們能不心動嗎?
俗話說,“女人的錢和小孩的錢最好掙”。而Shein更是深諳此理,一上來就先用低價撬動女人們的芳心。
低價也使得其能夠在全球消費降級之時,緊抓流量密碼。畢竟,沒有人能拒絕擺在面前的超高性價比商品。
同時依托低價,Shein才能在第一回合中,吸引用戶,積累用戶,形成一定的用戶規模。
其次,Shein不僅便宜,還足夠令人“上頭”。
在流量方面,Shein深諳Z世代互聯網套路。當然,這個前提是Shein已經通過積累的用戶規模,打造出了一個非常獨立的自然私域流量池。
如今,不少歐美女孩正在Shein上跟著網紅學習穿搭,甚至將其當作娛樂類APP,整日沉迷其中,邊逛邊買。她們說:這比Tiktok還“上頭”。
為此,Shein的APP下載量相當可觀。獨立的流量圈存,為其樹立了天然屏障,這也導致谷歌等底層服務商無法抹殺其存在,掐斷下載路徑。
最后的關鍵,在廉價且龐大的供應生態體系。
以前大家耳熟能詳的快消服裝品牌,諸如ZARA、H&M、優衣庫,最多只能做到每季上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Shein卻能做到每日上新。并且,上新款式很少丑到離譜。
據悉,Shein以日為單位,平均每日上新數量高達3000件。這讓大家更有開盲盒的感覺,逐步淪陷消費快感。而頁面彈出的優惠券誘惑,更是增強用戶粘性和活躍度。
當然,Shein能夠做到每日上新,也是想用上新來深入用戶需求。這里就必須要提到,Shein引以為傲并且與眾不同的最大亮點之一——“小單快返”模式。
這種模式下,一筆訂單50件或者100件都能接受。并且,從打板到生產再到銷售,預計時間不會超過30天。
結果就是,一方面,Shein的庫存周轉時間被極度壓縮,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據市場動態實時適量調整經營策略。
這一招確實很高妙,“小單快返”也成就了Shein的核心競爭力。
舉個例子,此前國內做快消服裝的電商平臺,如唯品會,曾多次嘗試出海。然而結果并不樂觀。對于服裝產業來說,庫存周轉壓力永遠是懸在大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而在Shein的周轉環上,新建的海外倉庫只是一節,最重要的還是其在國內的供應鏈體系提供養分。這才是Shein得以在全球電商平臺中,實現如此內卷至死的最大依仗。
你絕對想不到,Shein的根據地就在廣州番禹——一個專做服裝的廉價城中村。
廣州的服裝制造早已在上世紀80、90年代就已初具規模。服裝廠內,大量涌入的外地打工人,上著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二點的班,加班加點地趕制五湖四海的服裝訂單。
正因如此,足夠低的成本,足夠多的人,足夠成熟的規模,才能滿足Shein的“柔性產業鏈需求”。同時擁有國內4000家供應商支持的Shein,也才能在海外大殺四方。
當然,Shein并非打遍全球無敵手。放眼全球,運用低價邏輯最為得心應手的必然還屬拼多多。而現在,拼多多也打算在跨境電商中推出Temu來分一杯羹。
Temu和Shein的打法幾乎一致,同時Temu正試圖踩著Shein上位,避免了很多彎路。
在服裝方面,Temu截流了Shein的部分供應商,比Shein的某些款式上新更快更早。
除了服裝以外,作為綜合電商Temu的品類更多,可謂是衣食住行面面俱到。相比而言,Temu的受眾更廣,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也更為猛烈。
比如,你在Temu可以找到售價7.59美元(約合人民幣51元)的聯想耳機。對于歐美受眾來說,這點錢確實不算什么錢。
而不論哪一個國家,都會有大基量的普通人,能夠負擔的消費量級非常低。而這些物美價廉的商品,即成了大家的心頭好。
過于雷同的薄利多銷型跨境電商,Temu和Shein必然會在未來的海外上打得熱火朝天。
總而言之,Shein已經成就了一場新商業神話。作為一家中國品牌,能夠在美國的地盤上迅猛成長,這套本土化出海路徑,完全值得國內其他品牌學習,甚至像Temu一樣移植。
在國內,目前的傳統電商行業明顯做到了增長天花板了,想要接著往下吃紅利,要么轉型,要么出海,或者二者并行,這已經是必然趨勢。這就是搞錢的機會,抓住就能成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