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會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比如藏書票_藏書票是什么意思,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藏書票是什么意思?
藏書票(Bookplate):是一種小小的標志,以藝術的方式,標明藏書是屬于誰的,也是書籍的美化裝飾,屬于小版畫或微型版畫。一般是邊長5-10厘米見方的版畫作品,上面除主圖案外,要有藏書者的姓名或別號、齋名等,國際上通行在票上寫上“EX—LIBRIS”(拉丁文)。這一行拉丁文字,表示“屬于私人藏書”,藏書票一般要貼在書的首頁或扉頁上。
藏書票被譽為“版畫珍珠”、“紙上寶石”,是貼在書的首頁或扉頁上帶有藏書者姓名的小版畫。藏書票藝術起源于15世紀下半葉的歐洲,至20世紀發展為繁盛時期,日前已逐步擴展到亞洲、澳洲、北美洲等地區。歐洲最早的藏書票是用木板刻制的,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版畫家都參與過藏書票的設計、創作。所以,藏書票可說是版畫創作的一個分支,因為它是與版畫藝術共同發展的。藏書票大約在20世紀20年代傳入中國,從30年代開始,中國也有許多版畫家投身于藏書票的創作。
藏書票和藏書印的區別是什么?
在文人書齋中,你經常能看到藏書印和藏書票的倩影,這兩者產生的意義在于,能無言地表達愛書之人和圖書主人對書籍的靈犀贊美。
藏書印是主人用以表示圖書所有者,或表達其個好而鈐于古籍上的一種藏書印章,也作印鑒標記,印章形狀各異,具有明顯的中國文化特色。
藏書票則以微形繪畫,大都為木刻畫的形式,貼在書籍的扉頁上,這樣既可以作為收藏者的標鑒,還可作為書籍的裝飾品。兩者都表示對圖書的歸屬,表達個人的志向與品位,提升書齋文化的雅格。
起之源
藏書印是誕生在中國的唐宋年間,是從文人畫家的書畫用印中演變而來的。由于書畫作品的收藏在當時已蔚然成風,在畫作上題款和鈐印,就成了收藏者鑒定畫作真偽或表示收藏者身份的一種方式,藏書印也由此產生。唐宋時期,正是我國書籍出版和印刷技術日漸成熟之時,一些私人的藏書不斷地得以充實,私印中閑章漸起,從皇室人員到文人墨客均在使用。如唐太宗的“貞”“觀”連珠印、玄宗的“開”“元”連珠印、南唐李后主的“建業文堂”、蘇軾的“雪堂”、米芾的“寶晉堂”等。這些齋名印通常也被作為藏書印的一個種類,鈐蓋在書籍上。唐代詩人皮日休在《魯望戲題書印囊·奉和次韻》一詩中云:“金篆方圓一寸余,可憐銀艾未思渠。不知夫子將心印,印破人間萬卷書。”可見藏書印在當時文人心中的地位。
藏書票起源于歐洲,15世紀時最先在德國流行。有一張早期的藏書票,畫面上是一位手持盾牌的天使,盾牌上畫有似牛非牛的圖騰。這是當時勃蘭登堡家族贈書給一家修道院時特制的藏書票,也是最早的紋章藏書票。明代末期,一些西方的傳教士相繼來到中國,他們在宣揚神學的同時,一些教堂圖書館收藏了各種傳教士帶來的圖書,其中有不少私人贈書,上面貼有各種藏書票。自此,藏書票就漸漸地在我國流傳開來。到了20世紀30年代,中國書畫家葉靈鳳曾特別撰文來介紹藏書票;1935年,廣州美術教師李樺在《現代版畫》上開辟了《藏書票專輯》,發表了版畫協會五位會員的12張藏書票,成了我國早期藏書票中的精品。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小編。
關鍵詞: 藏書票 藏書票是什么意思 藏書印是誕生在哪個國家 小版畫或微型版畫 版畫珍珠 紙上寶石 藏書票和藏書印的區別 藏書票起源于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