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女媧造人的神話,反映出早期人類社會的生活狀況。人類歷史上存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當代民族學和民俗學的資料表明,母系社會的原始宗教神話早已不存在,但其殘余形態卻大量廣為流傳。女媧造人的神話正是含有母系社會的影子,并非純粹杜撰,是早期血緣時代之母系社會中女性占據人口生產主導地位的反映。對于女性而言,男性在一開始處于劣勢。男性對于自己在人口生產中作用的認識,來得太晚。
父系社會的確立,主要并不是因為男性終于認識了自己在人口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是因為當物資生產(包括生活資料的生產和生產工具的生產)取代人口生產而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的歷史過程中,男性比之女性,具有特殊的有利條件。在血緣時代之母系社會的公社生活中,土地、房屋、森林、水源等生活、生產資料實行公有制,食品、衣服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實行公有、分配制。而在此同時,外出作戰、漁獵、放牧的男性,則率先開始了諸如弓箭、魚叉、拋石索、獨木舟等武器以及小型勞動工具的私有化進程,并在以物易物的交換過程中,開始了對牲畜等生活資料的私人占有。
女性在這個過程中,有點太大公無私。男性在私有制建立初期所具有的歷史有利條件,以及男性在物資生產過程中所具有的天生體能優勢,使得男性很快成為新的社會主角。
人類歷史之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的進程,乃是以人口生產為其主導的血緣社會向以物資生產為其主導的物緣社會的轉變。此一轉變一旦完成,社會的主要意識形態,便不再是血緣情結,而轉變成為物緣情結以至金錢情結。物緣關系即物質的依賴關系,成為此時人類社會群體的主要人際關系,功能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