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息后,如果利息收入較小,股市股息相對較高,股價見底后,部分資金從銀行流出,流向股市,購買收入較高的股票,可以促進股價上漲;
2、降息后,企業貸款成本降低,會增加企業利潤和經濟效益。利潤上升后,股價通常會上漲;
3、降息后,企業貸款成本低,會刺激企業投資的沖動。大量投資需要人力、原材料等生產資料,促進充分就業。同時,充分就業后,可以促進生活資料的消費,形成良性循環。這將導致經濟改善,最終促進股價全面上漲。
降息與降準的區別
1、面向的主體不同
降息是指央行降低銀行的存貸款利率,對儲戶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即降低存款利率,會導致儲戶的存款收益減少,降低貸款利率會降低儲戶的貸款成本,因此,其面向的主體是儲戶,而降準是指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對商業銀行的影響較大,即降準,會增加商業銀行的可貸資金,面向的主體是商業銀行。
2、作用方式不同
降準可以釋放商業銀行在央行的保證金,增加市場資金供給,有利于刺激生產環節,降準是為了釋放銀行業的流動性,讓市場上的錢多一些;降息不增加市場資金量,但可以改變資金的投向。
比如,如果存款準備金率為10%,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100萬元的存款準備金,用于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00萬元,如果下調0.5個百分點,即存款準備金率為9.5%,則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95萬元的存款準備金,用于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05萬元;而降息會導致銀行的存款利率下降,將會減少儲戶的存款意愿,增加投資和消費意愿,同時,貸款利率下降,儲戶向銀行的貸款成本減少,貸款意愿會增強,從而會增加社會上的流動資金。
3、主體不同
降準是指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而法定存款準備金是國家規定的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上交的金額,因此,降準的主體是央行;降息是指降低存貸款利率,因此,降息的主體是商業銀行。
適量的降準,降息會釋放流動性,促使經濟增長,但是,過度的降準降息,會帶來通貨膨脹,使物價普遍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