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心電圖上得到的一個臨床的初步判斷,這個患者究竟有沒有心肌缺血,還是要借助于更準確的檢查手段和方法。主要是通過冠脈造影進行明確,如果冠脈造影證實了患者血管的狹窄程度沒有超過50%,只能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沒有超過70%則可以診斷為冠心病,但是不需要支架的介入治療。這個時候對于這類不需要支架的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或者是只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還是應該通過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藥物治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藥物治療其實主要包括臨床上使用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他汀類的藥物等,這是目前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的兩種藥物的基石。
當然,對于這種輕度的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也合并有一些其他的危險因素,比方有血壓、血糖、血脂的問題,這些也都需要控制好,使它們達標。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對于心肌缺血的患者來言,也應該注意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預,注意一定要清淡的低鹽、低脂飲食,一定要戒煙、限酒,適量地運動。當然這是輕度的心肌缺血,是由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如果通過心電圖判斷這個患者是輕度的心肌缺血,通過造影證實了并沒有明顯的血管狹窄和堵塞,對于這部分患者,也不需要做特別地干預和處理。
輕度心肌缺血的癥狀有哪些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肌肉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供血和供氧異常,產生相應的臨床癥狀。輕度心肌缺血者可能沒有任何癥狀,也可能出現心悸、心慌、胸悶等癥狀,尤其在活動后加重,在休息后即可得到部分緩解。
多數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冠狀動脈是灌溉心肌的重要血管,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會引起血流下降,導致心肌灌注受影響,產生心肌缺血的癥狀。輕度心肌缺血在安靜休息狀態下,通常可以保持相對較低的血流,此時多無相關癥狀。如果在活動、勞累、情緒激動等情況下,心肌耗氧量增加,由于冠脈不能得到相應擴張,心臟處于負荷狀態下,可能出現心悸、胸悶、心慌、心臟刺痛,甚至伴隨頭暈、乏力、胸痛、胸悶、氣短等一系列癥狀。此時患者應當立即平躺休息,緩解心臟受累,癥狀可能逐漸緩解。此外,還可以遵醫囑口服β受體阻滯劑,如富馬酸比索洛爾片、酒石酸美托洛爾片、阿替洛爾片或含化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等藥物,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流供應,使心肌缺血癥狀得到緩解。
如果存在心肌缺血,建議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劇烈運動,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改善心肌缺血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