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大家分享《素媛》,以及電影背后的真實案件。
(資料圖片)
一個觀眾竟認為我寫文章是與犯罪者一樣的罪惡,還有很多人肯定這種說法。
就像我回復的,我文章里只公布罪犯的容貌和名字,卻沒任何關于真實案件里受害者的信息,文章里受害女孩的照片都是電影《素媛》里的劇照。
如果說這樣揭露真相是在作惡,那看到不公選擇沉默的其他人,是在行善么?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和背后的真實案件也在述說受害者的問題,看電影時覺得好殘忍呀,好絕望。
但沒想到,該片居然也是改編自真實案件,與現實相比,電影光明太多。
電影就是《韓公主》,而它的背后,又有怎樣殘酷的真實故事呢?
獲獎頗多的電影
《韓公主》是2013年在韓國上映的電影,豆瓣評分7.6
該片上映后,拿下了青龍、大鐘、百想等韓國重量級的電影獎項,尤其是女主扮演者千禹熙,憑借該片獲得了很多提名,也收獲了人氣。
千禹熙之前演過韓國大導演奉俊昊導演的電影《母親》,在我個人很喜歡的《陽光姐妹淘》里,也憑借優秀的表演而后的了大鐘獎的提名,后來的《客人》、《哭聲》等作品也證實了她的演技和實力。
受害者,為何要逃走?
17歲的女主韓宮菊父母離異,家庭貧寒,與朋友花玉一起合租。
花玉的男友很懦弱,總被一群男生欺負。
某天花玉想幫男友解決被欺負的問題而選擇在家請對方吃飯,女主回來后,對方要花玉男友逼迫她喝下了飲料,之后不幸發生。
花玉和女主遭到43名男生毆打、侵害并拍視頻威脅,懦弱的花玉男友眼見著兩個女生遭遇不幸。
后來加害者們被抓,但因為未成年,大多沒被判刑。
警方在處理案件時也沒能保護女主和花玉的個人信息,從檢查到審問時警察都粗暴無禮,甚至覺得女主遭受侵害讓整個市蒙羞。
女主和花玉的信息暴露,網上也滿是罪犯們侵害二人時拍下的視頻。
花玉承受不住選擇自殺,女主也因這個事件不停換學校。
但父親居然為了錢讓女主簽下罪犯家屬的和解書,母親已經組建新的家庭,不希望讓新丈夫知道自己有孩子的事情,可憐的女主無依無靠。
在學校的幫助下,她再次轉到一個新學校,居住在老師的母親家。
她喜歡音樂,偶然的彈吉他唱歌被學校的合唱團看中,負責人恩熙撫慰女主的心靈,希望她加入。
在恩熙的一次次鼓勵下,她加入到了合唱團,也短暫性的收獲了友誼和美好的時光。
但恩熙們偷偷拍下了她唱歌的視頻并發到了網上,有人認出了她。
很快,一群家長上課期間沖進教室,把她堵住要她簽和解書。
她曾經遭受侵害的事情暴露,她逃走,恩熙發短信鼓勵她,但當她打電話給恩熙,看到女主遭受侵害視頻的恩熙卻沒有接女主的電話。
她從橋上跳下,人們看著她游了一段后,很快就消失在了海里!
曾經有人問她為何要學游泳,她說萬一想重新開始,萬一想改變想法,也許自殺她想過很多次,學會游泳是為了以防自己想活下去時,還能救自己一命。
可身體學會了游泳,心卻在求死!
絕望吧,電影背后的真實案件,才是真正的絕望。
40多人犯罪無一受罰,受害者家屬與親戚賺翻
《韓公主》這部電影改編自韓國真實事件——密陽群體暴力事件!
2004年1月,蔚山市一名14歲女中學生打電話給朋友時不小心按錯號碼打到了密陽市一個男子高校,男生以“緣分”為由邀請女生和她的朋友見面。
幾天后,女生帶著自己13歲的親妹和16歲的表姐來到密陽,男生把她們介紹給密陽三個學校組成的不良團體首領。
首領帶著10個人把三個女生拖到旅館進行了毆打和侵害,并像電影里的一樣拍下視頻,還掌握三個女生的名字、學校班級、家庭住址等信息作為威脅。
女生們不敢說,男生們就得寸進尺對三人多次侵害和斂財。
女生身體出現異樣被送到醫院,連續8個月精神狀態很差,甚至服藥自殺,未果她的父母報警。
2004年12月韓國警方鎖定41名男學生,對其中17名主要嫌疑人和24名其他嫌疑人申請逮捕。
之后的調查中發現,受害者不僅是三名女學生,其他學校的學生也被同樣對待過,甚至加害者多達70人,但因證據不足,只發出41人加害,3名受害的結論。
警方以粗暴的方式審問,甚至對受害者謾罵,覺得她們是密陽的恥辱類似言語。
在確定犯罪者時也采用粗暴的方式,讓學校男生站成一排,讓受害者一個個確認,讓受害者遭受了第二次傷害。
警方的行為讓警署很多負責人遭到勸退和處分,4名警官在娛樂場所還公開抱怨被害者太麻煩太羞恥,直接導致被害者個人信息流出,給受害者生活帶來影響。
受害者的資料、照片也在網上流傳,雖然發布者也受到處罰,但無濟于事。
案件最終草草結案,警察對被害人的個人信息泄露進行賠償,但關于搜查中侵害受害者人權卻因證據不足不成立。
而對于加害者,以“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育”為由將10名加害者不列入前科簡單處理,另有10名被檢察院起訴的加害人被送到釜山地方家庭裁判所少年部,最終判定的5名加害者由少年不收容,其他沒受到處罰釋放。
簡單說就是,40多個加害者,一個受到刑罰處罰的都沒有,也沒有前科加付,輕而易舉的回到了社會和學校。
而受害者只能像電影的韓宮菊一樣一直逃,一直換學校。
不僅受到加害者家屬的騷擾和威脅,就連父親和親戚,也為了得到賠償金而勸她們簽了和解書。
女孩的父親得到了五千萬韓元,按2015年的匯率約是41萬rmb,后來她父親在蔚山花1500萬韓元租了個房子,其他的錢與親戚瓜分掉了。
與電影不同結局的是,女生多次轉校都遭到欺凌,最終選擇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
看《韓公主》時,就像看《熔爐》一樣,久久沒法說出話,沉默、壓抑,絕望感從心底發出,太寒心了。
但了解真實案件后,才覺得電影其實美化了很多細節,讓人性顯得不是那么骯臟,對一些執法人員的粗暴也很高抬貴手,沒有全部呈現出來。
我想,真正經歷這個事件的女生們,感受到的黑暗程度和絕望感會更強烈吧。
明明是受害者,為何她們要一直逃走?明明是加害者,為何他們這么肆無忌憚,肆意妄為?
世道反了么?有人說,為何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叫你穿那么性感,活該被盯上........
為何發生事情后,人們征討的不是加害者的惡,而是評論受害者的不足?人心向善,我們是不是喪失了人性之善太久,暴露太久人性的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