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占款是什么意思?
外匯占款指本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于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后需要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國家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因此增加了“貨幣供給”,從而形成了外匯占款。
我國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途徑主要有四個,分別是再貸款、再貼現、財政借透支、外匯占款。外匯占款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國決策層更改了貨幣中介目標,外匯占款的不斷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外匯占款已成為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的主渠道之一,相對于其他一些貨幣投放方式的重要性也處于上升中,未來我國貨幣供給中,外匯占款將繼續充當主要角色。
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減少有什么影響?
先搞清楚外匯占款:外幣進來后因為不流通,需換為人民幣才能使用,比如1美元換為7塊人民幣,這7塊錢就是外匯占款。 在不考慮匯率變化的因素下,當外匯占款下降,意味著市場上的錢減少,會產生銀根緊縮---大白話說,錢不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