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發熱的患者,如果體溫達到38.5℃以上,可以應用物理降溫或者藥物降溫,如果患者降溫效果不好,可以采取兩者結合的形式,物理降溫聯合藥物降溫。如果降溫效果較差,注意病因是否明確,應該到醫院明確引起反復發熱的病因,只有針對病因治療,才能夠防止體溫反復發作。
一般情況下臨床多見于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常見病原微生物感染,需要結合血常規、C反應蛋白以及支原體抗體相關檢查,明確是哪一種病因引起的發熱。如果是細菌感染以及支原體感染,通常不能自愈,需要采用抗菌藥物治療,但治療也有所區別。
如果是感染以外的因素導致發熱,比如結締組織病,或者惡性腫瘤以及其他組織壞死、創傷引起的發熱,也要注意尋找這方面的病因。找到病因之后,解決原發病,發熱才不會再次發生。所以反復發熱體溫不降的患者,應該注意查找病因,明確病因之后進行針對性治療,才能夠使體溫盡快下降。
反復發燒幾天屬于正常
一般發燒容易出現反復的情況,持續一周內都屬于正常的,一般出現病毒感染發燒都會達到3~5天的時間,嚴重的都會達到一周,所以不用太過于緊張,但是需要密切觀察體溫的變化。
反復發燒的原因:
1、
考慮患者出現炎癥感染、病毒感染或者是支原體、衣原體等感染,上述非典型性病原體或真菌、病原微生物在感染人體時,會有反復發熱,發熱持續不愈且遷延發作的情況。
2、
如果患者有原發疾病,包括患者既往有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腦梗死、腦栓塞等,合并細菌或病毒感染,容易導致反復感染、發熱不愈的情況 。
3、
如果患者出現嚴重的內分泌疾病,包括重癥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在此情況下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增多,也會導致患者出現反復發熱的情況。
4、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果出現嚴重貧血、血液系統疾病、腫瘤、結核病、風濕疾病等免疫系統功能受損的疾病,也容易造成反復發熱的情況。
治療方法:
1、
采取先物理降溫的方法,可以用冰塊進行冷敷,用溫水擦拭全身,或者貼退熱貼、降溫貼等。發熱本身就是身體免疫的過程,一定不要盲目用藥,破壞免疫功能。
2、
發燒一般都是有炎癥造成的,需要到醫院進行抽血檢查一下血常規,查看引起發燒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再對癥進行治療。一旦發燒超過38、5度,就必須要服用退燒藥了。
3、
積食也會引起發燒。由于大部分家長把孩子養得很嬌貴,孩子以發燒就認為抵抗力下降了,就會給孩子大補,結果事與愿違,發燒之后大補勢必會造成積食,又引起發燒,因此,要做到營養均衡,優質蛋白質和蔬菜應該一起補充。
4、
調理飲食可緩解反復發燒。如果好早缺鋅就會產生抵抗力下降,也是會引起發燒的,因此,要多補充一些含鋅的食物。大量含有鋅元素的食物有肝臟、瘦肉、牡蠣及蛋類等,堅果類也含有豐富的鋅,如:核桃、花生等。
5、
生病發燒后,一定不要服用過量的抗生素,這樣會對其有免疫力,以后治療就會很困難,發燒的時候不要輕易的服用退燒藥,更不要輸液。
6、
不要盲目的添減衣服,發燒時都會感覺冷,這時不要過度添加衣服,退燒后會絕得熱,也不要迅速的往下減衣服。以免造成冷熱不均,引起反復發熱。
7、
多喝水、多休息也很重要,補充維生素c,增強體質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