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確山縣新安店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緊緊圍繞“文明村鎮”創建目標,以“六個維度”為重點,以創建省級文明村鎮為契機,扎實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工作。
用經濟建設夯實品質幸福根基
新安店鎮以經濟建設為引擎,推動全鎮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通過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引進現代農業技術等措施著力實現經濟發展和文明創建同頻共振。主導產業勢頭良好。建成日光溫棚98座228畝,發展艾草8000畝、大蒜2500畝、金銀花500畝,四種一養(蔬菜種植、艾草種植、大蒜種植、金銀花種植、肉牛養殖)帶富能力顯著增強,增加了群眾收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緊盯高品質小麥、覆膜花生、超高產玉米種植,農業實現穩產增收;緊盯中草藥、無花果種植、稻蝦混種混養等,一村一品遍地開花。如:朱莊村依托扶貧車間潤華箱包有限公司,從事箱包生產加工,帶動周邊群眾45人就業,年產值2000萬元;后堡村新建蔬菜大棚4座,面積8800平方米,年增加集體收入68100元不僅實現了經濟的穩步增長,更讓每一位居民都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
用文化傳承勾勒多彩幸福生活
文化是鄉村的靈魂。新安店鎮深挖本地傳統文化資源,通過舉辦文化活動、建設文化設施、培養文化人才等方式,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近年來,新安店鎮已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3個、文化大舞臺23座、文化廣場24個,農家書屋24個、村史館4個,同時,新安店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各類文娛活動,實現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四季有演出,為能歌善舞的老百姓提供展示平臺,積極引進現代文化元素,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提升鄉村的文化品質。
用環境治理繪制美麗宜人畫卷
環境治理是文明村鎮的重要標志。新安店鎮加大投入,實施了一系列生態治理項目,包括農村“六亂”治理、垃圾治理、戶廁改造、村民組改造等。建章立制,精準破題,新安店鎮濃墨重彩勾勒美麗環境畫卷,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第一步在全鎮各村開展農村“六亂”治理,爭取讓100%的村組做到干凈整齊;第二步開展垃圾治理,在全鎮各個村民組設置垃圾集中處置地點,吸收不能外出務工的群眾為保潔員,既能提高群眾收入,又能政治村容村貌;第四步響應上級號召在全鎮推行戶廁改造;第五步在全鎮各村打造23個人居環境觀摩點,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全鎮人居環境改造,爭取讓60%的村組先實現“美起來”。通過這些措施,新安店鎮的環境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展現出一幅美麗宜人的畫卷。
用移風易俗開展和諧幸福新篇章
良好的社會風氣是文明村鎮的保障。新安店鎮注重移風易俗,通過開展鄉村光榮榜、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六美庭院等評選活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共評選縣級“六美庭院”380戶、鎮級“六美庭院”3028戶,“十星級文明戶”575戶,“鄉村光榮榜十優兩先”264人。同時,新安店鎮各村建立“一約五會”向村民宣傳移風易俗相關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倡導群眾“婚宴從儉,喪事從簡,摒棄虛講排場、盲目攀比、高額禮金等行為,從我做起。”提倡群眾用環保電子禮炮代替燃放煙花爆竹、建設“生態公墓”推行可降解生態循環葬等節地安葬方式。新安店鎮五會“理”出好民風,不斷弘揚文明新風,進一步推動移風易俗在新安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用民生答卷織就普惠幸福藍圖
民生是文明村鎮的核心。聽民聲、訪民情、解民憂、辦實事,緊貼民生熱點,做實“成效清單”,將文明創建實效轉化為惠及民生的幸福源泉。新安店鎮在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近年來,新安店鎮在各中小學開展開展防溺亡教育活動、防詐騙教育活動、“小手拉大手”環境治理活動,在各村開展健康義診活動,在敬老院、重殘托養中心開展銀發義剪、愛心助潔、文藝表演、節日獻禮等助老志愿服務。同時,新安店鎮還注重公共服務的普惠性,讓每個居民都能享受到公平、優質的服務。
用理論宣講播撒理想信念種子
理想信念是推動文明村鎮建設的強大動力。新安店鎮建立新安店鎮百姓宣講團,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通過百姓宣講團、主題黨日活動等開展理論宣講,共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七一講話精神”、“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宣講一百多場,將黨的理論、政策帶到基層村組、田間地頭,傳遞給每一位居民,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同時,也進一步堅定了大家對美好未來的信心和期待。
如今的新安店鎮正以“六個維度”大力推進文明創建工作,不斷豐富文明內涵,拓展文明外延,扮靚鎮村“面子”,做實幸福“里子”。今后,新安店鎮將始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利民、創建靠民,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弘揚文明之風,講好采育故事,奮力實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村鎮建設美好藍圖。(陳鵬飛 許智林)
關鍵詞: 確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