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盱眙縣馬壩西瓜科技產業園的西瓜大棚內,機器插管、藤蔓粉碎還田、施肥機運肥……人忙機不閑,一派備耕備種的忙碌景象。據了解,馬壩西瓜科技產業園2022年獲批市級特色農機化示范基地,采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一系列宜機化改造,建成220畝標準化設施大棚,新增動力、開溝、播栽、采運和育種育秧、種子處理等特色機械40余臺套,年產西瓜超300噸。
“機械化生產給特色農業帶來新變化,解放了瓜農的雙手。實現西瓜生產全程機械化,為西瓜創造了更適宜的生長環境,提升了西瓜產業的科技含量。”馬壩西瓜科技產業園技術顧問徐冉說。農機農藝緊密融合,西瓜產業提檔升級。通過建設省市縣西瓜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驗單元、選用優質品種、構建科學智能水肥系統等,“馬壩西瓜”一躍成為淮安壯大特色農產品、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新招牌”“金名片”。
近年來,淮安以推進特色農業機械化為抓手,加快特色農業機械裝備技術應用步伐,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特色農機新技術新機具,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增長,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機械化賦能特色農業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全省特色農機化工作實績考核中排名Ⅲ類地區第一。
針對農機裝備不同程度存在“無機可用、有機難用”等問題,淮安堅持改地適機,進行宜機化改造,開展地方名特優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四分”研究。目前,已完成35個名特優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四分”研究。對于已經成型無法改建的規模設施農業,淮安因地制宜精準研發,推動規模產業主體、當地生產企業及科研院所協同攻關,成功研發螃蟹養殖軌道車精準飼喂機械化裝備系統,完成西瓜大棚高效搭建和配套溝渠修復技術裝備樣機研制,填補兩項國內機具空白。
此外,淮安加速探索科技驅動、環境友好的農業發展路徑,推動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重點推廣蛋雞養殖精準投喂、設施農業環境調控、龍蝦養殖智能增氧、水質監控、投餌、一體化氣象站等智能化機械。
隨著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量發展,淮安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繪就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田園新圖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