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的“花顏悅色”倉庫里,阿姨們挑揀著花材,有人處理花葉,有人打包,多道工序雜而不亂。她們手里的鮮花直連著拼多多“萬人團”,冷鏈貨車每隔兩小時就會專程運輸,發往全國。
十年前的情人節,她們曾看著自家種的玫瑰因物流延誤在倉庫枯萎。如今,拼多多推出“百億減免”和“新質商家扶持計劃”,以及技術服務費等費用減免、流量傾斜、冷鏈物流補貼等政策,讓傳統鮮花銷售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盲盒玫瑰”——消費者付款后隨機收到3至5種稀有品種,如碎冰藍、卡布奇諾等,搭配燙金賀卡和絲帶。這種“未知的驚喜”擊中了年輕消費者的獵奇心理,2025年情人節前夕該盲盒銷量突破20萬件。新質供給催生了需求的增長,帶動了消費,也對整個產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025年伊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國新辦舉辦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指出,將從促進平臺規則公平透明、降低平臺內商戶成本負擔、凈化直播電商行業生態等方面著力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事關擴內需、穩就業、惠民生,也事關賦能實體經濟和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對此拼多多積極響應,1月8日,拼多多宣布成立“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旨在全面研究商家需求,收集商家反饋意見,優化商家經營體驗,完善商家服務機制,持續提升商家滿意度。該委員會由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負責,統籌平臺治理、招商、客服、技術、產品等團隊,側面印證了平臺對于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視程度。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胡麒牧認為,拼多多此次成立“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提振了商家的信心,在電商平臺領域具有示范效應。新消費趨勢催生新質供給推動特色產業轉型升級
咖啡味的湯圓,炸不爆的元宵,藕粉圓……今年元宵節,消費市場迎來熱潮,湯圓、花燈等節日商品持續走俏。拼多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在平臺百億補貼、限時秒殺、多人團等頻道補貼活動帶動下,活動相關湯圓商品銷量實現了10—20倍增長,平臺湯圓整體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兩倍。大家都偏愛“柿柿如意”“招財進寶”等帶有美好寓意的商品。
拼多多已經成為觀察中國消費新動向的風向標之一。比如元宵節的花燈,在中國文化中寓意吉祥、美好和團聚,“一盞自己制作的花燈掛在家里,除了獲得成就感,節日的氛圍感也撲面而來。”今年元宵節,花燈走俏線上渠道的趨勢相當明顯。拼多多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供給側,今年元宵節平臺在售花燈數超10萬,式樣從去年大火的生肖款擴展到了落地款、折疊款、DIY扭扭棒款、魚蝦國風款等,更具創意性和多樣性。隨著春節申遺成功,平臺在大促專題頁和重點資源位會優先推送非遺花燈。消費側,今年花燈消費群體發生了顯著變化,不再局限于為孩子采購玩具的寶媽,學生黨、送禮黨、擺攤黨選購元宵花燈的不在少數,春節期間花燈訂單環比增長已近200%。
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出現。這些新特點形成了新趨勢,蘊藏著新商機,也催生著新質供給。為推動新質供給的不斷涌現,拼多多全面啟動“新質商家扶持計劃”,投入100億元資源包,優選具備產品、技術創新能力的新質商家、新質品牌,進行產品、營銷、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鏈路扶持。
“新質商家百億扶持計劃”相繼走進六安婚紗、泉州紙尿褲、廣西脆蜜金橘、甘肅牦牛肉、內蒙古酸奶糕等多個地方產業帶。當地特色產業依托自身供應鏈優勢與拼多多的數字能力,誕生了不少具備產品、技術創新優勢的新質商品。在一批新質供給的推動下,當地產業帶也實現持續升級。
同時,為了給西部偏遠地區的用戶帶去普惠,拼多多還大力推進“電商西進”計劃,免除了青海、西藏等地的物流中轉費,改由平臺“買單”。今年春節,東部沿海的海參、鮑魚干貨走上了西部地區消費者的餐桌,銷量較去年同比增長183%;甘肅、內蒙古、寧夏等產區的羊肉銷量均翻倍增長。
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專家委員會委員李鳴濤表示,新質供給通過平臺全方位賦能,扶持了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商家,形成鼓勵創新、鼓勵品質、鼓勵品牌的產業氛圍,不僅滿足新消費的多元需求,也有利于產業帶商家通過差異化競爭,從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
扶持新質供給的同時,電商高質量發展也對平臺治理生態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在售食用油產品為例,拼多多平臺日常設置了專項治理團隊,由治理、技術、產品、運營、招商、客服等多個部門資深專員共同組成,從產品溯源、智能審核、數據風控等多維度全面梳理、排查在售商品,針對存在問題的商品及不合規商家進行及時處置,確保平臺銷售的食用油符合相關標準,杜絕假冒偽劣。
專項團隊針對平臺內所有食用油類商品,包括但不限于橄欖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商品進行重點篩查。一是針對價格異常的商品重點排查;二是根據集中度高的消費者負面反饋進行重點關注、及時跟進。
專項治理中,針對排查中出現的問題商品及商家,確立以數據為基礎、技術為主導,實施前端攔截、中端下架、后端復查的全鏈路打擊策略,同步開通食用油類商品的綠色處理通道,快速處理消費者反饋的售后問題。同時,平臺還與監管部門形成良性互動,日常會根據市場變化和監管要求及時優化治理策略,鞏固治理成果。持續加碼商家權益力促電商生態多方共贏
春節剛過,剛返工的趙鵬就發現了拼多多店鋪的一些新變化。比如,“9塊9特賣”“萬人團”等平臺活動的報名門檻降低了,“萬人團”部分類目的活動原先要求報名商品的日銷售額過萬元,現在的日銷售額標準已經降至了兩千元,這也意味著中小商家迎來了更多的機會。
趙鵬在拼多多經營海產品店鋪將近4年,“拼多多店鋪保證金不過千元,也不需要什么傭金,招一個運營就能開店。”趙鵬說,尤其是去年9月以來,“百億減免”“電商西進”一攬子政策相繼落地,平臺又進一步降低了商家的經營門檻,先后推出技術服務費、推廣服務費等多項退返權益,下調先用后付服務費、商家店鋪保證金以及提現門檻,全方位降低商家的經營成本,很多農貨、國貨及產業帶商家僅推廣服務費的退返,每年就能節省數十萬元,為產業帶轉型升級創造了活力和空間。
春節前夕拼多多啟動2025年貨節,趙鵬店鋪的魷魚仔禮盒很快入選,在“百億補貼”的流量加持下,產品一度脫銷。得益于拼多多持續不斷的商戶權益保護,如今,趙鵬的店鋪一年營收超過5000萬元。
自平臺“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啟動以來,拼多多先后推出了“異常訂單預警”“低價風險預警”等創新功能以及改進“僅退款”的多項舉措,“降低活動門檻”和“促進凈成交”也是近期推出的惠商新舉措。
“萬人團”“9塊9特賣”等活動降低了商家的報名門檻,持續向中小商家傾斜,中小商家獲得更多的市場機遇,也將給產業帶帶來更大的活力。此外,為提高商家的凈成交,平臺擴大“推廣服務費”的減免范圍,并對商家訂單給予了更精細化的數據支持,進一步提高商家的投產比,為商家產品、技術的創新營造更大的空間。
“2025年,我們將積極履行平臺主體責任,在持續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不斷加強商家權益保護,全力構建商家、消費者及社會多方共贏的電商生態。”趙佳臻說。
關鍵詞: